簡介
網絡模型和工作原理
用戶邊緣路由器只與運營商邊緣路由器相連,而不與中的其它節點直接相連,運營商邊緣路由器只接收并保持與其直接相連路由器的有關的路由信息,所以用戶在管理自己的時會發現使用模式時路由配置非常簡單。他們可以把運營商的骨干網當作他們到所有地點的缺省路由來使用,而不需要與非常復雜的、包括了大量2層PVC或3層路由表的網絡打交道。
網絡由核心部分的標簽交換路由器(LSR)和接入部分的標簽邊緣交換路由器(LESR)組成。當數據包(可為以太網、令牌環、ATM、幀中繼等產生的數據)進入LESR時,LESR先進行數據包頭的分析,根據一定的規則和協議(如LDP、OSPF、BGP4、IGP等)決定相應的傳送級別。
傳送路徑。QOS要求,根據所做決定給數據包加上一個本地標簽交換路徑標識符后,將數據包沿標簽所標識的路徑傳送給相應的LSR。后續的LSR節點只需沿著由標簽所確定的標簽交換路徑(LSP)轉發數據包即可,無需再做其它的工作,從而顯著提高了網絡的性能。